第一眼看到她的家,我就知道自己一定会狠狠地将她介绍一把。
推开窗迎来的不是生机勃勃,抬头也几乎瞧不见透彻的蓝天,这大抵是不少都市人需要面对的生活状态。不愿意为了便利磨灭掉天性对自然的向往,于是,Summer Rayne Oakes,这个为了工作从宾州乡野搬到纽约独自生活的女孩,用了11个春夏秋冬,将最初那简陋又冰冷的公寓打理成了自己的专属植物园。
琴叶榕、龟背竹、常青藤、绿萝,一盆又一盆的绿植被搬回到公寓之中,为了将吃这件事也变得更健康,她还栽种起了蔬果香草。番茄、马铃薯,甚至还有菠萝都能在这里找到踪影。
你推托说家里地方浅窄做不到?为了尽可能腾出位置欢迎“新成员”加入,Summer将罗勒、迷迭香、百里香、咖喱叶这些料理常用到的香草种在了一个个瓶瓶罐罐里,摆在窗台边,嵌在墙面上,随手就能采摘到最新鲜的,而且还美观整洁。
至于那些耐荫的观叶绿植,Summer则把它们的栖身之所从地面转移到家里那空荡荡的墙面上来。其实像这种装嵌在墙面上的种植架在马云家也能找到,不会漏水损坏墙面,又能节省空间,既是最棒的拍照背景,还是有力的“空气清新机”。
如今,她那大概110平的公寓里已经有超过500株植物,品种超过150种。室内的植物无法天生天养,所以Summer特意买回了加湿器、自动灌溉装置和LED照明设备来帮忙,另外再每天花个半小时浇水,週末用一到一个半小时来施肥、堆肥、修剪和除虫就能维护下来。
对于未曾尝试这种生活方式的人来说可能觉得太劳心劳力,但Summer却并不认同。试想下,给自己倒上一杯葡萄酒,公寓里迴荡着Jazz的节奏,光着脚浇花修剪,其实正是一种非常好的舒缓方式,她已经把这Routine当成了冥想,既能平静内心又能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为什么就只懂看到那点辛劳呢?
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家竟能这般绿意盎然,走进家门的一瞬想必会感觉如释重负吧?这也许正是活得像个被设置了固定模式的谋生机器的都市人所期盼的救赎,不止挽救了我们的健康,还救回了很是疲惫的那一颗赤子之心。
从第一次看到她的故事至今大概有两个月了,家里的植物也渐渐从阳台花架上的几盆变成了充满各处的三十几盆。会呼吸的家,不知道你是否也愿意从现在开始打造呢?
* 关于室内养植物:
1. 新买回来的植物最好先放在阳台喷药杀菌除虫,以免把虫虫带回家。
2. 我对植物的打理并不在行,失败几次之后发现,树脂材料而且底部有独立蓄水层的花盆会比市面上一些造型多变而且便宜的陶瓷盆更适合我家,防水泥盆的设计也能更轻易地融合进家居风格。另外,为了防止泥土裸露在外,我在马云家的一些园艺店里买了干燥树皮块铺在泥土表层,一来更美观,二来发觉水分蒸发情况也有所减慢。
3. 绿萝、琴叶榕之类的观叶植物看起来不够翠绿,可以买叶片护理液来擦拭,既能达到深度滋养,也还有一定的防虫效果,如果实在买不到,也不想上马云家找,可以尝试用质地柔软的毛巾沾上一点稀释的啤酒来擦拭。
(以上是我最近打理盆栽的一点习惯,欢迎花友们指正和赐教。另外,谁知道柠檬叶怎样才能不开裂?)
H/t:6sqft